• /
    在陕西浐灞河道的中央,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小岛,岛上有个鸟类繁育基地。每当日出或日落的时候,群鸟欢唱,十分壮观。岛上常年居住着一支护鸟队伍,他们在2010年登岛工作,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 /
    护鸟队伍里一共有7个人,平均年龄40多岁,年纪最大的有60多岁。多数队员过去几乎没接触过鸟类养殖工作,为了看护好基地的鸟群,他们甚至自费购买了各类书籍,只要有时间就在一起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 /
    40岁的李勇是基地负责人。早年为了生计,他在浐灞区挖沙为生。浐灞生态区组建鸟类繁育和驯化基地后,李勇早年的养殖技术有了用武之地。经人介绍,他承担起了鸟类基地的重任。
  • /
    每天,护鸟队要分成两个小组,分水路和陆路进行巡查,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定时在野生鸟类经常出入的沼泽和灌木丛中放置食物,以吸引更多鸟类前来居住。五年过去了,浐灞生态区的鸟类由原先的60多种发展到了200多种。
  • /
    消毒也是每天必做的事。除了用药物清洗鸟的栖息地外,队员们还要给一些鸟注射疫苗。
  • /
    为了给野生鸟类一个温馨的“家”,护鸟队在生态区内的树上悬挂了数百个鸟窝。
  • /
    生活在岛上,船是队员们和陆地往来的唯一交通工具。生活用水以及食物都要从岛外购买。
  • /
    队员们每天的伙食非常简单,大多情况下都是面条和馒头。巡护和饲养任务很重,队员们每天吃饭的时间都不固定。
  • /
    虽然大伙儿的饭吃得简单,但是他们给鸟准备的饭却十分丰盛。鸟食要按标准搭配食材,以满足各种鸟所需的营养。
  • /
    手机是李勇咨询鸟类问题最便捷的工具。随着生态区内环境的不断变化,过去很少见到的鸟类也开始在这里出没。每当发现新的鸟类,李勇会即时向熟悉鸟类的朋友和专家咨询。看护鸟类这几年,李勇结识了很多鸟类爱好者和专家学者。
  • /
    为了探索生物多样性在生态区存在的可能性,护鸟队除了繁育和看护野生鸟类外,还引进了一些哺乳动物来试验。
  • /
    在这个岛上,鸟和人有一种特有的亲近感。饲养员喂食的时候,一些鸟会迫不及待地飞到饲养员的手臂上。
  • /
    当护鸟队员们驾船飞驰在水面上的时候,会有成群的野生鸟类在他们的头顶盘旋,每每这时,他们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如今,小岛上开始增植一些灌木和适合鸟类食用的果树,再过几年,这里的鸟类数量还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时环境会更好。”一名护鸟队员自豪地说。
  • /

鸟岛的守护者

摄影报道/开尔
责编/杨小淼
责编邮箱/1714523629#qq.com

【媒体转载须经央视网及作者授权】2015/03/02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