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节目官网
频道
栏目
主持人
节目单
新闻
体育
更多
经济
科教
综艺
少儿
农业
健康
公益
书画
戏曲
音乐
旅游
商城
复兴论坛
熊猫频道
欢迎您,
央视网友
退出
VIP邮箱
足迹
查看全部
客服
返回央视网>>
登录
×
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
我要投稿
首页
分享
收藏
/
从今年5月份开始,长达3个月的禁渔期结束,重庆沙坪坝区磁器口码头的渔民们又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每天清晨,46岁的张春建划着那条“渝沙渔008号”小木船,和妻子苏茂一道去收网起鱼。
/
重庆沙坪坝区东临嘉陵江,西抵缙云山,有100条渔船136名渔民,多为铜梁、潼南籍。渔民们在磁器口、井口、大沙滩、土湾一带择水而居,一条船就是一家人。图为嘉陵江沙坪坝区磁器口段,张春建在向江中放渔线。
/
渔民们多是夫妻结伴而行,也有父子、兄弟搭档的。辅助船,被渔民们称为“住家船”。在仅10余平方米的铁皮船上,一家人过日子的全部生活必需品——渔网、渔具、电灯、电扇、锅灶、桌凳、洗衣机、冰箱等一应俱全。
/
在过去,张春建夫妇居无定所,哪里有水船就往哪走。大儿子张攀东自小被留在老家由外婆和奶奶照顾。如今夫妻俩的生活终于稳定下来,而此时的大儿子已经22岁了。
/
小儿子张瑞出生后就一直跟在张春建夫妇身边,因为张春建不希望让小儿子的童年也缺失父爱母爱。小儿子在磁器口念完学前班后才被送回老家。图为张春建在查看虾笼。
/
在夏季,张春建的身份除了是一名拥有渔业捕捞许可证、渔业船舶检验证、渔业船舶登记证的专业渔民外,还扮演着见义勇为者的角色。常常有孩子来江边玩耍、嬉戏,落水事件时有发生。一旦遇到情况,张春建总是先抛一个救生圈下去,然后一个猛子扎进水中救人,救完人后他就悄悄离开了。
/
这天的收获不少,夫妻俩驾船返回岸边,准备把鱼虾拿到集市售卖。
/
渔民们日常吃的荤菜主要是自己捕的鱼,素菜多是自己在岸边种的,生活用水和电也都是从岸边牵引而来。图为妻子苏茂在岸边洗菜。
/
晚餐时间是张春建与苏茂一天中最轻松、最愉快的时候。
/
晚饭后,张春建还要驾船出门继续布放虾网。布好网后,张春建会沿江巡视一段时间。
/
张春建船的中间舱就是卧室,约4平米,放有一张1米宽、1.8米长的床,可供2个成年人平躺。旁边一旦有大船经过,船身就会颠簸。“长期在船上,风浪见得多,早习惯了。”张春建说。 图为深夜12点,张春建在渔船里点上蚊香准备入睡。
/
躺在床上的张春建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翻看小儿子的照片。在船舱的另一侧,贴着小儿子得过的奖状,上面印着“乖娃娃”、“聪明宝贝”等字样。如今,张春建夫妇每个月都要回老家看望这个已经7岁的小儿子。对夫妇俩而言,这也是他们最幸福的守望。
/
嘉陵江上的渔民
摄影/万难(CFP)责编/杨小淼
投稿邮箱/1714523629#qq.com
【CFP版权图片,请勿转载】2015/06/18
扫一扫 立即关注
网络新闻联播
留言板
共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登录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请您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
我的博客
|
我的微博
|
复兴论坛
|
退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网络新闻联播
北京市 海淀区
粉丝142388人
央视网新闻
北京市 海淀区
粉丝869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