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滚动鼠标查看
首页
分享
分享
收藏
本期故事的主人公是个资深80后,30出头的黄兴国是北京市2万名律师中普通的一员。他从小的梦想就是长大后当一名律师。那时,每当他看见电视上演律师在法庭上振振有词地替当事人辩护时,心中的敬佩感就油然而生。他希望有一日也能站在庄严的法庭上,用自己的能力为当事人争取合法的权益,他觉得那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小时候,黄兴国最喜欢玩儿的就是在家里“开庭”,他把家庭成员都分配了不同的角色,每次“开庭”时,他都非常兴奋,觉得自己就是真正的律师。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飘渺的露。为了实现律师梦,黄兴国一直为之不懈努力着。功夫不负有心,大学毕业后,他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律师。
从懵懂入行的那天起,黄兴国就开始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把执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诉诸笔端。
在黄兴国的日记中写道:“说起律师工作,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自由的时间,体面的收入,法庭上侃侃而谈的形象,常年入围十大最有发展的职业。但是实际上,在北京,律师行业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律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位成功律师的背后,大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和心血。令黄兴国没有想到的是,对于那时刚刚通过司法考试的他而言,炼狱般的学习生活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接待当事人、立案这些在司法考试中没有经历的基本功,成为了他未来生活中成为常态。他每天奔波于各大法院之间,在各个法庭上参与诉讼。
黄兴国说:“每当我看到当事人期待的眼神时,每当我紧握当事人感谢的双手时,我的理解是:这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它包含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小时候的梦想如今演变成了一种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让他觉得只是工作还远远不够,于是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和公益活动,比如参与了所居住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筹备和成立,为小区的和谐发展,物业的保值增值,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业主,也为了推广业主委员这一科学的业主集体决议形式,他还参加了北京市律师协会物业法律专业委员会,参与市级的立法调研工作。
在黄兴国看来,在专业知识方面,律“师”也是一个“老师”,他希望为大众普法,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的游戏规则,这也是他社会责任的体现。于是他开始长期担任FM100.6北京新闻广播《警法在线》栏目的直播嘉宾,以律师的身份,为听众朋友们分析时下热点的案例,进行普法宣传活动。按他自己的话说:“法不仅是发生纠纷时需要用到,更多的是应当知道我们的生活,防患于未然。”
也正是有了在电台的经历,2016年伊始,他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夜线》栏目的录制,第一次成为电视节目的嘉宾,让黄兴国在激动的同时也意识到,在更大的舞台上进行普法教育,这不仅是对自己的锻炼,也是律师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工作虽然繁忙,但是定期的旅游是必不可少的,每次外出旅游的途中,黄兴国都会犯“职业病”,只要有机会他就会为旅途中遇到的朋友们义务普法。
黄兴国说:“这一路走来,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责任,还有精神上的盛宴。既然我选择了这份职业,我就把最好的年华伴随客户和当事人一起走过!”
返回
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