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滚动鼠标查看
首页
分享
分享
收藏
冬日的北京街头,寒风凛冽,行人寥寥无几。北京大学西门外的马路边,一个行李箱,一摞书,一个扫描二维码的展板,这是陈慕霑摆地摊的全部“家当”。
陈慕霑,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独舞》、电影文学剧本《为你舞动》等文学作品,之所以在北京街头摆地摊,完全是为了推广他90余万字的商海小说《金人梦》。
陈慕霑(笔名:紫墨),南京人,曾任中学语文教师,后下海经商,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的知识分子,经历白手起家,商海沉浮,一生阅历丰富。他最初在深圳一家公司打工,两年多后回到南京,开办运贸中心,从事票务,货运业务。98年再次下深圳,做贴金工艺品生意,开始很难,主要是缺少经济实力,产品难以抢夺市场;后来因为新产品的开发,得到用户的追捧,也挣到一些钱。
陈慕霑说:“但凡一个人,只要生活的挺不错,特别是生意人每天有银子进账滋润生活和家庭时,是绝不愿意劳心费力地写什么文字的,何况是写一部浩如瀚海的文学著作。写这样的作品只有存在于穷途末路,并且具有强烈使命感,或者说走火入魔的状态,我当时就处于这种状态。”开始写作《金人梦》也正是在他生意阑珊,做什么亏什么的时候。
然而,写作过程是艰苦的,也非常人所能忍受。他不顾一切地写,甚至抛家舍业。妻子当时忍受不了,与他争吵、分居;生意顾不得打理,一败涂地;当时陈慕霑家里经济状况已经恶劣的不能再恶劣。写作几年间发生的事,在书里《我的眼泪感动了谁》一章中有简单的记叙。陈慕霑说,这些年给家人带来的许多惊恐和连累,他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更别说求得家人的原谅。图为陈慕霑和妻子孩子在一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八年之久,作品终于修改完成,并出版面世。上部出版以后的日子是令人兴奋的,作品拥有了读者,陈慕霑也变的忙碌起来。接受当地媒体采访,出席签售会,并多次应邀在企业、高校、中学、以及咖啡馆等场所举办讲座。
好景不长,面临巨额的推广费用,本就捉襟见肘的他难以负担。没有生意可做,打工工资很低,售书所得还不够用来支付房子的月供。陈慕霑第一次在深圳感觉到孤立无援,他们卖了房子,回到老家。临行前和出版社要回了《金人梦》版权,他不想把他一生所系的梦想轻易的丢弃,他想找机会把上下部完整地出版。
做任何推动都需要大笔资金,这不是他能做到的。在朋友圈卖了几百套后,书就一直堆在家里。虽然拥有江苏省和深圳市两个作家协会认可的会员证,但陈慕霑最想被认可的还是他呕心沥血的作品。
儿子因工作留在了北京,于是陈慕霑也来到北京。除了做“追小族”外,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在北京推广他的书。没有渠道,他就从摆地摊做起。
陈慕霑做了一个展架,印上了二维码。有读者买书的时候,他就让读者扫下二维码加为好友,方便他与读者交流,他想听到读者最中肯的建议,哪怕是批评。
也许摆摊一天,都卖不出几十套,陈慕霑却从没气馁。行人脚步匆匆,但他的心却沉静无比。他相信“有心,热心”的读者很多,只不过茫茫人海,无缘广交广识而已。
陈慕霑说:“有位读者,买了一套《金人梦》后去了咖啡馆,下午端了一杯咖啡给我送来,告诉我这是一本好书,要让更多的人读到它。寒冬送来温暖,我很感激。”
还有的读者,热心的为陈慕霑支招,告诉他有什么样更好的售书渠道。这样的读者故事很多,每一个故事都给了他无穷的动力和坚持到底的信心。
“我没把摆地摊这事完整地告诉我的儿子,我不想让他知道爸爸吃的这些苦。”谈起儿子,陈慕霑一脸的自豪,也有满心的愧疚。
陈慕霑的儿子很争气,2011年以第一榜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舞蹈学院,后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铁路文工团,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陈慕霑的作品《独舞》就是以儿子为原型。
教育儿子,陈慕霑还独创“哥爸”的教育模式。“孩子成长,除了需要专业特出,更需要情商丰富,人格健全。家长经常亲切、自然地尊称孩子为‘哥’,不仅可以不断地提高孩子的成长自信,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的代沟或隔阂,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哥爸’氛围中健康成长,这对孩子的情商培养,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我的名字陈慕霑是仰慕曹雪芹‘曹霑’的意思,上中学时自己改的,是因为太仰慕曹雪芹了。”这张照片是今年访曹雪芹香山故居时拍摄的,这次访伟人故居完成了他多年的心愿。
“到北京来是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世上还有这部《金人梦》小说,有书中一段段精彩的故事和魅力四射的人物,但此时,即使是在北京,这段路也很难走,可我还得走下去。”为了梦想,陈慕霑仍在坚持,忘记苦和累,记住笑与甜,大步朝前走。
返回
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