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滚动鼠标查看
分享
“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吕忱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图为2014年12月26日,辽宁本溪雾凇景观。
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却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它的结构较为紧密。图为2014年12月26日,辽宁本溪雾凇景观。
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图为2014年12月26日,辽宁本溪雾凇景观。
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同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而吉林雾淞却是这四处自然景观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图为2014年12月7日,吉林市松花江沿岸现雾凇奇观。
在吉林,每当雾凇来临,松花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图为2014年12月9日,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畔雾凇美景。
吉林雾凇的产生是“严寒的大气和温暖的江水”相互作用的缘故。吉林冬季清晨气温一般都低至零下20℃,但是一些大坝底部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在零上4℃。这20多度的温差使得水刚一出闸,就如开锅般地腾起浓雾。2014年12月17日,吉林省吉林市滨江西路的雾凇景观,吸引着游客和影友。
一天中看雾淞的最佳时间是早上,因为雾淞都是在早上形成的 ,所以要提早在太阳出来前起来观赏。图为2014年12月24日,黑河市逊克县大平台雾凇美景。
随着太阳的慢慢升起,红色的霞光洒在白色的雾松上,景色更加动人。图为2014年12月13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大兴安岭林区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雾凇美景。
雾凇是空气的天然清洁工。雾凇初始阶段的凇附,吸附微粒沉降到大地,净化空气。图为2014年12月14日,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地理冰雪风光,林海雾凇雪景。
据测,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可多5倍以上。图为2014年12月13日,内蒙古呼伦贝尔雾凇景观。
除了净化空气,雾凇还具有消音功能。由于雾凇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因此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图为2015年01月08日,黑龙江黑河市逊克县大平台雾凇美景让游人陶醉。
返回
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