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输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南北贯通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五省市,它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把丹江碧水义无返顾地一路滋润着沿岸人民输送到北京。图为2014年7月,南水北调工程穿越焦作市区。CFP
湖北郧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近十年来,郧县大力整治汉江沿线水上餐饮、网箱养鱼、河道采沙活动。南水北调不但让郧县人民开始新的生活,也给郧县的未来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图为2014年12月12日,郧县汉江公路大桥。CFP
2014年12月15日,随着南水北调总干渠刘湾口门闸门徐徐升起,南水北调水进入郑州市刘湾水厂,标志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水厂内设有吸泥池、沉淀池等高科技化的水质净化装置,检验员会为水质进行抽样检测把关。CFP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工后,陶岔渠首成为向中国北方京津冀等地区送水的“水龙头”。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CFP
南水北调中线淅川段点多线长,多是膨胀土,该段工程内的刁河渡槽是距南水北调水源地距离最近的渡槽。工人们克服各种技术难题,创下了中线工程跨度第一、流量第一、单跨重量第一等佳绩。图为2013年6月,工人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淅川段施工。CFP
沙河渡槽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境内,是为了帮助 “南水” 穿越平顶山境内的沙河等河流 “北上” 而修建的大型水利设施,2009年开工建设,2013年完工,全长11.938 公里。图为2013年7月19日,建设中的沙河渡槽工程。CFP
位于河南省荥阳市与温县境内的穿黄隧道是南水北调中线建设的关键性、控制性工程,横贯黄河河底的穿黄隧洞每条长4250米,其任务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图为2012年12月30日,工人们在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内施工。CFP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段正式通水。区别于之前的引江、引滦混合水,水厂供水范围覆盖的东丽区、津南区及滨海新区部分区域的市民喝上了纯正的汉江水。预计2015年春节前后,中心城区市民都将喝上汉江水。图为天津津滨水厂,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清水流进调节池。CFP
南水北调北京段采用的PCCP管直径4米,可承高压,属于国内首次生产应用。图为2008年1月5日,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大管道。CFP
2009年,为提高北京市南水北调来水的调蓄能力,大宁调蓄水库工程正式开工,2011年完成,库容量3753万立方米,相当于18个昆明湖。图为2014年12月9日,北京大宁调压池和大宁调蓄水库在为通水做最后准备。CFP
南水北调中线团城湖调节池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玉泉村,总占地面积67公顷,连接密云水库和南水北调来水两大水源。团城湖调节池885米长的明渠是江水进京后唯一一段敞着口的水渠。CFP
返回
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