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5
骗子现形
  •   据最高法信息中心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15年10月,全国法院共审结诈骗犯罪案件146138件,审判实践显示,犯罪分子诈骗方式、手段花样翻新。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升级,诈骗犯罪涉案领域由传统领域向新兴行业蔓延,犯罪手法也更具隐蔽性、欺骗性和诱惑性,让人防不胜防。诈骗案受害人往往警惕性不强,被骗子掌握心理弱点后,遇到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段,极易落入陷阱。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骗子们终将无影遁形,得到法律的严惩。
  •   2015年12月2日,北京,李某因涉嫌诈骗罪,在怀柔法院受审。 视觉中国
      李某供述,在认识丽丽时对方已经结婚了,但让李某心存芥蒂的是丈夫肖某和丽丽曾经是男女朋友关系。丽丽曾劝肖某不要和她在一起,还发短信给肖某想拆散李某和肖某,这让李某难以接受,并因此心生报复之意。据检方指控,她以男子身份通过网络与丽丽成为好友,以谈恋爱为由骗取其近13万元。
  •   2015年6月9日,陕西西安,涉及800余受害群众、4500余万元的集资诈骗案在西安中院公开开庭审理。在法庭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张燕突然起身向旁听席受害群众鞠躬致歉。 视觉中国
      2012年2月起,张燕组织融资团队以公司经营期间生产基地建设需要资金为由,以高额返现和高额利息为诱饵,向社会募集资金。由业务员组织群众到三原的生产基地参观、吃饭。在不断的“忽悠”下,800余人将4500余万元“借”给了鑫盛隆公司,案发前仅兑付了45万元。
  •   2015年1月19日,北京,被控集资诈骗1100万的熊保国接受庭审。 视觉中国
      2012年至2014年间,熊保国在海淀、丰台等地,成立北京不老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投资文化遗产修复项目高额回报为名,集资诈骗被害人田某等人1100万余元。
  •   2015年5月20日,陕西西安,公安雁塔分局大雁塔派出所,犯罪嫌疑人田某的手机中全部是他为博取对方信任伪造的自己豪宅、名车的照片。 视觉中国
      咸阳24岁无业男子田某,租来宝马车,冒充房地产公司老板,利用网上交友软件,以“谈朋友”的方式专门骗取单身女性的信任。约吃饭、看电影,还陪着去4S店看车,实为骗财骗色,致使不少女孩上了当。
  •   2014年11月4日,长沙芙蓉区人民法院,邵阳男子杨某及“女友”陈某,因诈骗罪双双获刑。 视觉中国
      57岁的杨某曾是邵阳一家国企的职工,下岗后一直没有重新就业。其冒充“中央巡视组官员”伙同“女友”陈某,以可以帮人办事为由行骗,最终落得牢狱之灾。
  •   2014年11月19日,北京,44岁的山东女子王某因涉嫌诈骗罪、重婚罪在二中院受审。 视觉中国
      2009年至2011年间,王某虚构能低价买车,采取交付部分车辆等方式骗取事主信任,先后诈骗陈某等人购车款660余万元。她还用两个假名与两名男子登记结婚。
  •   2014年12月8日,北京,因涉嫌集资诈骗罪,惠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讲师杨某在三中院受审。 视觉中国
      杨某自诩为企业培训界“亚洲八大名师”,虚构投资理财项目,骗取学员2000余万元。其借投资理财骗取的资金,一部分用于高额返利,一部分用于赌博。他往来马来西亚云顶赌场及澳门美高美赌场一掷千金,靠拆东墙补西墙维持,致使窟窿越来越大。
  •   2015年9月7日,西安,莲湖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王凤鹰有期徒刑十三年又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 视觉中国
      被告人王凤鹰伪造自己系清朝爱新觉罗氏昌平公主,与被告人杨江林成立公司,并伪造证件,在贵州、河南等地购买大量的假美金、假金条充当所谓“解冻的民族资产”,并声称通过投资以解冻更多的民族资产可以获得高额回报,骗取多名被害人人民币200余万元。
  •   2014年10月21日,北京,曾经因诈骗三次入狱的郑旭又在朝阳法院受审,还是骗财骗色。 视觉中国
      郑旭被指控于2012年10月17日出狱前在狱内偷偷用手机上网行骗。自2012年3月起至2013年9月,其以购买原始股、帮人转学或调工作等事由,骗取邹女士、姚女士等5人共计160余万元。郑旭曾因诈骗罪先后3次被判刑近15年。如今,他将面临“四进宫”。
  •   2015年11月2日,北京,被控涉嫌诈骗罪的王某在昌平法院受审。 视觉中国
      王某是河南省郏县水泥预制厂的下岗职工。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王某谎称是南水北调工程桥梁设计师和郏县标段负责人,并以投资南水北调拉土方工程分红为由,先后骗取张兰(化名)70余万元。
  •   2015年2月10日,北京,李朋阳在法庭上。视觉中国
      医生若想获得职称晋升,需要在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北漂高中毕业生李朋阳看到了“商机”,他仿冒知名医学杂志制作假刊,3年间以帮发论文为名骗取全国884名医生200万余元。
  •   2015年7月29日,北京,张某因涉嫌诈骗20余万元,在西城法院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视觉中国
      90后男子张某编造“姜某”的名字冒充女生,通过微信与宋先生聊天,假装建立恋爱关系后,以生病等借口,先后向宋先生索要20余万元钱财,并挥霍一空。
  •   2015年6月17日,北京,田福生在法庭上否认诈骗,“没有骗过人,钱是她们自愿给的。” 视觉中国
      40岁的田福生只有高中文化,他自称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双硕士,经营奢侈品、红木等生意。4年间,他在QQ上寻找女大学生,借谈恋爱之机,以做生意周转、偿还债务等理由骗取8人35万余元。
  •   2015年4月28日,北京,男子张某自称“中办主任”,骗荷兰华裔310万,因涉嫌诈骗罪在朝阳法院受审。 视觉中国
      初中文化的张某自称中办主任,认识中央领导,以能帮某酒店董事长荷兰华裔朱先生索要5000万法郎债务为由,骗取其310万元。事后编造理由告诉对方广东省某领导出事儿了,他认识的人大某主任老骆也喝酒过量死亡,无法办事。
  •   2015年12月1日,北京,女子侯某网上结识“干爹”,用假照片诈骗其180万元。 视觉中国
      39岁的侯某通过网络结识男子蒋某,并称其为“干爹”。侯某先后以修车缺钱、帮忙向警方“捞人”等为由,让蒋某为其汇款,共计180余万元。
  •   2014年3月14日,沈阳市第一看守所,媒体采访利用封建迷信诈骗60余万元的犯罪嫌疑人“仙人”王某。 视觉中国
      从2012年开始,王某收了五个徒弟,表示能靠“和仙家对话”帮徒弟去灾。市民马大姐遇到了这位“仙人”,经数次交流,马大姐将其奉若神明,王某在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采用多种消灾方式诈骗马某财物60多万人民币。“仙人”王某最后还让马大姐卖淫赚钱来“敬奉佛法”,马大姐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并报案。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往期回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