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
新闻
视频
经济
体育
军事
更多
科技
法治
农业
评论
人物
图片
文娱
书画
公益
熊猫频道
直播中国
节目官网
直播
栏目
频道大全
欢迎您,
央视网友
退出
帮助
应用
央视影音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熊猫频道
登录
×
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
vol.4
天涯哨兵
他们是孤独的守望者;他们是忠诚的卫士;他们远离家乡扎根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坚强不屈、默默无私;他们是祖国的哨兵,一群最可爱的人。
南沙东门礁地处险要,外军占领的岛礁和东门礁相距足4海里,“上礁就是上前线、守礁就是守阵地”。这句话,东门礁官兵体会最深刻。他们像钢钉一样,牢牢钉在祖国的天涯前哨。 CFP
2013年12月27日,黑龙江省军区某边防团邀请官兵家属来队探亲团圆。刘继昌在给妈妈夹菜,但刘妈妈好像心有所思。刘妈妈现在最渴盼的就是小刘的婚姻大事。刘妈妈说,小刘如果结婚后,她就从河南老家过来支持孩子的戍边事业。 魏建顺/CFP
2013年1月18日,吉林延边长白山腹地,官兵在风中举步维艰。上山的路异常困难,很多山坡接近60度,齐膝的积雪一踩一个坑,狂风卷着浮雪形成的白毛风打着转儿在官兵身边飞驰而过,打在脸上如针扎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一不小心就会被风吹下山去。放眼望去,四周尽是茫茫雪原,没有一个可以挡风的地方,战士们的体力消耗很大,但休息时也只能背对着风向捂着头不住地喘息。 张雷/CFP
2007年6月1日,中印边界,战士门守护在祖国的边防线。位于青藏高原的查果拉哨所是我国全军最高、最艰苦的边关哨所,海拔5300米。这里高寒缺氧,含氧气量只有内地的35%,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10度以下。在这里的官兵执行珠峰地区的边防保卫工作,并且担负着扎果拉、控扬米和西西拉三大山口的巡逻任务,每个山口海拔都在5500米以上,途中要爬雪山、蹚冰河、越险滩,其难度可以想像。 陈斌/CFP
2011年10月26日,西安骊山,高磊与妻子坚守在深山哨所。山上没有冰箱,肉、蔬菜等食物无法长时间存放,每次高磊都买的是一些土豆、鸡蛋、洋葱等易存储的菜。哨所吃水要到两公里外的烽火台取水点挑,来回要走四公里山路。为了节水,他就把洗菜的水沉淀了洗脸,洗脸的水又沉淀了洗抹布。 赵雄韬/CFP
2013年1月6日,上海佘山岛,新郎肖敏接过新娘董鹏的手,将其搀扶上岸。当日上午,在只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孤岛”上,驻沪海军某水警区佘山岛观通站,举行建站62年来首个婚礼。新郎是该站雷达技师肖敏,新娘是中国移动湖南某分公司职员董鹏。在跨越了长达八年的恋爱后,双方终于在漫漫人生道路上将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2012年7月21日,昆明,一名战士在山顶的了望台观察情况。抬头望去是连绵不断的大山,满耳听到的是山虫的啁啾,在这个深山哨所里4名90后战士把人生坐标定在深山哨所之中,就像日夜伴随的大山一样虚怀若谷。 郝亚鑫/CFP
2008年10月9日,新疆神仙哨所,战士们在床头吸氧。神仙湾哨所地处海拔5380米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千年冻土上,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昼夜最大温差30多度,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而紫外线强度却高出50%。冬季长达6个多月,是全军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哨所之一。 李翔/CFP
2012年11月22日,在黑龙江黑河边防一线,连长赵维军和戍守边关的战士们挤在一起分享学习心得。 张辉/CFP
2011年1月14日,新疆博乐的天空中飘着朵朵雪花,气温在零下29摄氏度,捷尔塔望了望天空,仍然踏上了巡山的路。其实他心里知道,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山里也不会有什么异常情况发生,但是肩上的责任告诉自己,一定要去。面对漫长的边境线,捷尔塔每天都要走一遍,有时妻子一同前往。山里积雪深,雪下有泉水流,稍不注意人就会陷入雪水中。巡山一天一次,中午带上干粮,常常是一口雪一口饼,夫妻俩吃得依然香甜。 胡维斌/CFP
2011年5月24日,甘肃酒泉,距离城市太远,很多干部甚至几年才可和孩子孩子团聚一次,孩子有时候已经不认识爸爸了。甘肃省军区某边防连组常年驻守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地区,担负着中蒙边界甘肃段约30公里的边境执勤守卫任务。这里气候恶劣,夏天最高气温50多度,冬天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一年8级以上大风长达100多天,曾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划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生命禁区”。 曹志政/CFP
2014年11月9日,黑龙江黑河,地处北纬50度边境线上的中俄两岸万家灯火通明,哨兵冒着零下15度的严寒坚守在哨位上,为祖国站岗。 魏建顺/CFP
2010年12月12日,浙江嘉兴火车站站台,新兵即将踏上戍边征程,许多前来送行的亲人,与新兵依依惜别,互道珍重。 储永志/CFP
2011年3月26日,付华和妻子在吉木乃县边境线上巡逻、瞭望。铁丝网那边就是哈萨克斯坦。付华从小生活在边境线上。1992年,付华从父亲付学言(老军垦战士)手中接过哨所,成为新疆吉木乃县边境线上诺亚堡民兵哨所的新主人。从此他就和妻子在荒无人烟的边境线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升国旗、放牧、巡逻,履行着兵团人屯垦戍边的使命。 张秀科/CFP
2004年11月10日,新疆军区某边防团乌拉斯台边防连,即将退伍的老兵勾建锋在74号界碑前坚持站完最后一班岗。 李翔/CFP
2007年7月21日,泔水湾岛位于胶东半岛南出口处,岛上荒凉,长年驻守在此的是北海舰队航空兵某水上飞机部队通信连远距导航台的3名士兵。这里生活设施异常简陋,唯一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是一台只能收几个频道的电视机。 汪汉宗/CFP
2013年1月29日,气温达零下30度,滴水成冰、呵气成霜。黑龙江省军区某边防团官兵正在组织晨练。 CFP
2014年9月18日,江苏连云港,江苏灌云县燕尾港外12海里的黄海海面上,耸立着一座面积仅0.013平方公里的小岛开山岛,该小岛在上世纪80年代由海防哨所缩编为民兵哨所。10多位民兵先后在此守卫,但皆因条件艰苦,都没有坚持下来。民兵王继才夫妇从1986年7月接任至今,苦守孤岛已整整28年。28年里,夫妇俩在这孤岛上一起巡逻、一起劳动,用对祖国的一片忠诚,谱写了一曲守疆卫土的壮丽凯歌。 柳一凡/CFP
2013年11月24日,黑龙江黑河,退伍老兵王继腾向生活了16年的边关军营敬最后的军礼。从18岁开始,老王将自己生命里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边防,献给了祖国。 魏建顺/CFP
2013年10月24日,江苏南京,哨兵在黄昏时分坚守在南京长江大桥执勤岗位上。担负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南京长江大桥守卫任务的武警江苏某部官兵,44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大桥各个执勤哨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和热血,确保了大动脉(长江大桥)绝对安全与畅通。 李科/CFP
评论
共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登录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请您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
我的博客
|
我的微博
|
复兴论坛
|
退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发表评论
往期回顾
更多
往期回顾
第3期:奇人异士
往期回顾
第2期:生死飙车
往期回顾
第1期:警察故事